被藏传佛教奉为圣物的手串,有人说比嘎巴拉还过瘾!

被藏传佛教奉为圣物的手串,有人说比嘎巴拉还过瘾!

玩友看着手里的牛骨珠,

嘴上嘀咕:

要真是嘎巴拉就好了!

相信文玩人都知道,

嘎巴拉是用圆寂的高僧的骨头做成的,

以眉心骨和指骨为最佳

凑齐一串嘎巴拉的手串,

得需要多少位高僧才能做成?

有这样一串嘎巴拉,

虽然不能称之为无价之宝,

但一般人还真买不起。

▲ 嘎巴拉

而且嘎巴拉是宗教法器,

很多玩友并不信佛,

就算能买得起,

天天玩人骨,

也得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力。

所以嘎巴拉可不是普通玩友能玩的。

买不起嘎巴拉,

那可以玩点别的呀!

比如像文中提到的玩友一样,

买一串牛骨来玩。

▲ 牛骨手串

但牛骨的材质太差,

盘玩效果根本不好:

由于牛骨的骨质疏松,

长久盘玩后容易出现小孔,

如果不脱脂,

油性过大,

盘上一段时间,

手串就不会变黏黏糊糊

还带着一股膻臭气,

味道也不好闻。

▲ 玩了五年的牛骨手串

像这一条牛骨手串,

盘玩了5年,有些地方已经开片了

但整体上却让人感觉很油腻

脏兮兮的,没有浓厚的包浆

真正懂文玩的人,

一般都不会去玩牛骨的

▲ 牛骨手串

嘎巴拉玩不起,

牛骨质量太差,

别的骨类文玩:

像是象牙、犀角、鹤顶红等

早就已经成为了文玩禁忌。

这时候,

什么样的骨制手串玩起来最好呢?

还有一种——驼骨。

▲ 驼骨手串

驼骨手串,

顾名思义,

就是用骆驼的骨头做成的。

跟牛骨比起来,

它的骨质坚硬耐磨、

细腻、密度高,

而且价格又低,

很适合普通玩家把玩。

▲ 驼骨手串

大部分驼骨是用沙漠中成年骆驼腿骨,

采用人工打磨而成,

制成的手串洁白细腻,

晶莹剔透,

仿佛带着玉的淡淡光滑,

能百搭各种配饰,

完全满足了玩友们各种搭配要求

跟牛骨手串对比,效果更明显:

牛骨手串:

▲ 牛骨手串

驼骨手串:

▲ 驼骨手串

▲ 驼骨手串

驼骨手串盘的时间长了,

会包浆,会玉化

会变得晶莹剔透

非常漂亮

▲ 驼骨手串

骆驼一般能活40年,

虽然生活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

但它们的抵抗力极强,

从来不会生病,

直到老死。

正是在恶劣环境中的生活,

造就了骆驼坚硬耐磨的骨质,

这也是驼骨比别的骨头

质量要好的主要原因。

▲ 驼骨手串

在藏传佛教中,

人们相信

骆驼是沙漠之神的化身。

因而用成年骆驼的骨头做手串,

有着很强的神圣意义,

用来修灵,会非常有帮助。

所以,在藏民中,

驼骨手串也非常受欢迎,

也被藏传佛教奉为

圣物级别的佛珠。

▲ 驼骨手串

当然了,

这些宗教上的意义

对于大部分玩友都没什么用处。

我们真正关心的是,

驼骨应该怎么玩?

在盘玩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没有?

会不会盘花等等。

▲ 驼骨手串

也没有什么专门的盘玩方法,

就按普通文玩的方法来盘就好。

盘的时候注意卫生,

保证手是干净的,

你也不想玩出来的手串脏兮兮的吧?

另外就是关于上油的问题。

很多人急功近利,

总想用最短的时间,

看到最好的效果,

这世上哪有不劳而获?

上油的后果,

就是盘出来的手串会发污,

不容易把骨头盘成晶莹剔透带

玉质感的品相。

有人会建议先用布盘为了进一步抛光,

其实也没有必要,

把骨头弄那么光

反而失去了骨头的原始感。

失去了骨头本质

包浆挂瓷后那种诱人光泽。

当然了,还有要注意的是:

避免沾水。

出汗的时候尽量少玩,

避免沾那么多汗液,

有了汗液及时擦干。

避免暴晒,

避免接触酸性物质。

最后再来说一说,在日常盘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开裂

开裂多是快速脱水导致,所以洗澡游泳泡水时尽量别戴。万一不小心泡水了,别见风,用卫生纸吸干后阴干。

冬天的时候最好离暖气火炉什么的远点,热烤也是快速脱水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短时间内的大温差变化,就是热胀冷缩。

2、积淤

如果骨上有骨密质,就是那种星星点点的小窟窿、小眼的,推荐先布盘,挂瓷后上手,盘前洗手。

待有一层薄包浆后晾干一周后再上手。否则非常容易积淤,而且那种小眼里面的黑泥还没法清理。

3、放置

如果长时间不佩戴的话,表面清理干净后 刷上一层薄薄的油即可。

所以,如有你想要玩一串骨类的手串,不妨从驼骨开始,可以体验跟盘菩提类手串不同的撸串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点

玩友看着手里的牛骨珠, 嘴上嘀咕: 要真是嘎巴拉就好了! 相信文玩人都知道, 嘎巴拉是用圆寂的高僧的骨头做成的, 以眉心骨和指骨为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