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瓯越之子
胡元绍: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欧洲侨领
时间:2017-10-24 来源: 市外侨办 字号:[ ]

  李山村(解放后改名光明村),隶属于文成县玉壶镇管辖,地处文成、青田、瑞安三县交界的深山中。最早居民姓李,故名李山。现籍居民全部姓胡,其始祖迁居李山已有230余年。

  这是一个有优良文化传统的偏僻山村。闻名浙南的《李山书》,由本村先贤胡伯庄于1918年编著的识字读本,因结合本地实际,宜于背诵,流传很广。村民普遍读书识字,知书达礼,文化发达。现村中有一所小学。

  这是一个无赌博的村庄。村口立有禁赌碑《永禁地方不准开庄放赌》,距今已有129年,李山村真是一个风清气正的地方。

  胡元绍先生就出生在本地一户书香之家。父亲长期担任本地村小校长。因刚直正派,颇受村人尊敬。他从小受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影响,是一个十分正直豪爽的人。有人评价说,胡先生是“欧洲的活雷锋”,也有人说胡先生是一个敢想敢干的“硬汉子”,是一个想办事,能办事,办大事的侨领。

  胡先生担任多届奥地利华人总会会长,曾是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首届副主席,第三届常务副主席,负责文教工作。他还是我省海外政协委员。胡元绍先生是一位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侨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根本区别是,前者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中国人的忠孝诚信、仁义道德、和为贵的中庸之道,这些道德品质都源于我们的祖先的传统信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主要是通过文字传承的,如距今2500年的孔子及其思想就是通过[论语]这本书流传下来的。当然,不排除言传身教的代代相传。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不会变。传统文化在胡先生的身上有很好的传承和体现。他自始至终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赤手空拳到欧洲,从工人起步,到两家餐馆的老板。外国人总认为华人餐馆的成功有什么秘诀。其实秘诀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诚信经商。餐馆工作很辛苦,外国人不愿意干,因为他们怕吃苦。华侨能吃苦,当然事业有成。胡先生认为,老一辈华侨在国内环境下传承传统文化比较容易,在国外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华侨,在国外教育体制下,在外国各种思潮的影响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比较困难。不识汉字,不会讲中国话,缺少中国感情,就是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障碍。当前第一要务是加强中文教育。胡先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在会长任上,他一直把中文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所以说中文、认汉字是“中国化”的基础。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才能了解我国曾有辉煌的过去。直到清朝中期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欧洲仅有2000年的历史,只是到了近代三百年间,中国落后了。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改革开放后,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口号的指引下,实现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要树立以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荣,反之为耻的荣辱观。

  有人认为,在国外生存,应入乡随俗,接受外国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接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接受国外的先进思想。作为中国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永远割不断的。

  创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窗口

  创办奥地利华人总会和《奥华》杂志,是胡先生首先抓的两件大事,二者之间起到了协同配合、互相促进的作用。总会正式成立前,《奥华》杂志已对总会筹备情况已进行了报道。

  在事业取得成功的1991年,胡先生倡议成立奥地利华人总会,并担任总会筹备组组长。在大家的努力下,奥地利华人总会于1991年9月23日(中国中秋节)正式成立,胡元绍先生被推选为首任会长,文成籍副会长有胡三绍、梅守取等。奥地利华侨华人相对较少,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侨团。胡先生担任会长后,一直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

  办杂志对当时欧洲华侨来说,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奥华》杂志诞生于1991年8月25日,这是一本双月刊。创办杂志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团结侨胞,为侨胞提供信息服务。1992年6月《奥华》杂志从第5期起,改名为《欧华》杂志。

  《欧华》杂志在欧洲侨界影响很大。它为欧华社团联合会的成立,在宣传舆论方面作出贡献。当时欧洲侨界认为《欧洲时报》、《欧洲日报》和《欧华》杂志是欧洲的“两报一刊”。它们为宣传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团结欧洲华侨华人,反映华侨华人的呼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看《奥华杂志》第一期(试刊号)的内容。本期总共有大小小的文章20篇,分三块内容。其中宣扬中华文化的有6篇(占三分之一):“不懂中文的中国人—谈谈华人子弟的中文教育问题”、“中国餐馆业的现状和思考—在奥中餐业纵横谈”、“如何在奥地利申请入学”、“如何为健康喝茶”、“民以食为天”、“松鹤延年”。提供信息服务的有“奥地利的税收制度”、“怎样办理再出境手续”等5篇。第三块就是新闻,包括欧洲、奥地利、中国大陆、港澳台、侨乡等地新闻及地理知识等。总之整个内容以宣传中华文化为主,可见这是胡先生办刊的宗旨。1992年5月8日,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正式成立前,这是欧洲第一份由华侨主办的杂志,可见它的份量和作用。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欧华》杂志在发行四年后,改刊为报,就是后来的《奥华简讯》、《欧华侨报》,现名是《欧洲联合周报》。每次改名,质量上都得到提高,新闻时效极大提速。为了满足侨胞进一步的需求,还发行了报纸的电子版。

  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平台

  奥地利华人总会成立后,第二项工作是创办奥地利华侨华人活动中心—“中国中心”,地点设在首都维也纳,也就是设在奥地利华人总会会馆内。整个会馆有300平方米。这是胡先生推出的又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中国中心”,内设旅行社、服务处、阅览室、展览厅、影视厅、教室、中心饭店、图书馆等。在这里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招待会图片展,举办各种学习班和短期培训班,如德语班、中文班、绘画班和电脑知识普及培训班等。

  该活动中心为不仅侨胞提供活动场所,而且是一个集文化教育、宣传中华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中国中心”一方面解决侨胞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德语班为新华侨提供语言培训,中文班是解决青少年不懂母语中文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通过阅览室、办展览等多种形式对侨胞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据统计,到1992年10月,将近一年时间,举办了五期二十多个培训班,共500多人次在德语班、中文班、职业培训班、电脑班、儿童绘画班接受培训。举行了三次大型的文艺联欢会,两次邀请国内艺术家来奥表演;三百平方米的会馆坚持每周六天对外开放,为旅奥华人提供球类、棋类、阅报电影放映等文娱活动;提供工作、住房、通讯等信息;定期聘请律师,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创办“中国中心”,就是为了创造一个中华文化传统的环境,在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的感化下,接受中华传统文化。

  捍卫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它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华侨华人把它传播到全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中餐业也是华侨华人的基础产业。但是欧洲华人餐馆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受到竞争对手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攻击和污蔑。

  1993年6月,维也纳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黑手党的师傅?”的文章。文章的的开头是一段黑体字的引言:“几乎百分之三十的维也纳外国餐馆是被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虽然生意极小,但市场比重却不断增长。内政部与警察怀疑是有组织的犯罪”。这篇文章污蔑华人餐馆是黑社会的活动据点,极大的影响了华人餐馆的生意。在奥华总会理事会上,对这篇文章要不要立即进行反击产生了分岐,胡元绍先生极力主张及时坚决予以回击。1993年9月19日奥地利华人总会在维也纳举行首次华侨记者招待会。胡元绍代表总会发表了三点严正声明:一、奥华总会对于奥国警方打击偷渡活动的司法行为,表示坚决支持和赞赏;二、希望警方和新闻界要把个别犯罪华人同绝大多数奉公守法的旅奥华人严格区别开来;三、奥地利中餐馆的生存和发展,是同奥国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中餐馆依法纳税,也为奥国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总会声明呼吁各界人士支持旅奥华人安定正常的社会生活。胡会长一一答复了各报记者的提问。此后,该文作者在这家报纸上公开向读者作出解释,表明并无种族歧视和恶意攻击,并向绝大多数奉公守法的中餐馆作了道歉。这次行动充分体现了旅奥华侨华人空前的团结,给各种诽谤、诬陷之词以有力的回击,捍卫了中餐文化,提高了华侨华人的声誉。

  弘扬侨团文化

  胡元绍先生作为奥地利侨团的代表参与了欧华社团联合会的筹建工作,并当选欧华联会首届副会长,负责文化教育工作。他在欧华联会中做了大量的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例如,他负责收集、编写、出版了《欧华联会文件资料汇集》,共印500本,作为内部资料发行。这是一本记录欧华社团联合会的百科全书,它包括欧华联会筹备、成立及历次会议的文件资料,参加欧联会的社团名单及通讯录等。欧华联会代表欧洲各国华侨华人378个社团(不包括2000年9月以后成立加入的社团)和200万华侨华人的组织,是一个类似于“欧共体”一样的组织。记录和编辑这本资料,为宣传欧华联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有重要意义。

  欧洲各国现有400多个各种各样的侨团,每个侨团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如果都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是一部完整的欧洲侨团文化的历史,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胡先生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工作。

  胡先生有重视文化工作的优良传统,源于他的文化观。他认为文化是塑造一个人的无形构件,文化是一个人的灵魂。他为人正直、公正无私、乐于助人、敢想敢干的品质,才赢得“硬汉子”、“活雷锋”的声誉。他的优良品质来自“李山文化”的熏陶,直接来自他的父亲的影响。其父胡越先生,在本地小学从教一辈子,长期担任校长,在当地可以说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很受当即地村民尊敬。在本乡本土受尊敬,说明他的人品高尚,为乡人做了很多有益工作。胡越先生的祖辈为创办李山小学作出很大贡献。他执掌教鞭四十余年,退休后,仍关心学校的建设,七十高龄赴奥地利、意大利筹资建教学楼,并得到胡会长的大力支持。胡会长带头捐资意币三百万里拉,其后,又捐助十万元人民币修建操场。1990年,家乡文成县发生特大水灾,胡先生带头捐助一万元人民币。1991年安徽发生水灾,胡先生又捐助奥币3万先令。因胡先生捐助次数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胡元绍先生是欧洲侨领,这是大家公认的。他是成立奥地利华侨华人总会的发起人,连任会长,也是欧华联会的发起人之一,被选为副主席,常务副主席,长期以来他主要精力放在侨团工作上,放在为侨胞服务工作上。特别在宣传和推广中华文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一个人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而是把祖国、人民大众、侨胞的利益放在心上,就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胡元绍先生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自己毕生的努力,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赢得了国内外同胞广泛的赞誉。(文成县华侨文化研究会会长  夏昌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